• 贵州遵义正安阳戏

    阳戏产生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600余年历史,清初在正安民间曾一度盛行。 正安县中中观镇桂花村富家坪居住着近300户黎姓人家,每年春节,黎姓家族都会搭起戏台,表演黎氏阳戏。不仅如此,黎姓家族还把古历六月初六定为“阳戏会”,演阳戏祭祀阳戏先师和家堂历代祖先, 以告慰先人之灵。迄今,黎氏阳戏已拥有有14代传人,富家坪在正安因此被誉为”阳戏村”。 2020年12月18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示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戏乃是古代先民面对生命,面对自然,相信上天神佑和家龛先祖保佑的祭祀性还愿活动行为…

  • 五里坡原生态瑶浴

    在五里坡泡瑶浴绝对是一次亲近瑶浴人民生活的体验,山高谷深,层峦叠嶂,古木参天,翠竹掩映。整个瑶寨悬在一座约有70°的坡面上,民风异常的淳朴。 当有客人要来的时候,村民们会上山去挖新鲜的竹笋,杀掉散养的鸡,采摘地里面的自己种的青菜,泡好自家腌制的腊肉、腌鱼,准备好所有的食材。带着爱人孩子亲自下厨做一桌地道的农家饭,这种感觉是城市没有的。 不想自己下厨的,村民们会把饭做好,等待着客人进门。竹子编制的小筐已经闷上在过去只有重要客人来时才能吃上的糯米饭,自酿的米酒已经倒满酒杯,大锅里的鸡汤已经飘出浓香,…

  • 瑶族药浴疗法

    瑶族药浴疗法自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就一直深受广大养生爱好者的喜爱,并在千年瑶浴品牌的影响力下,在全国掀起一股瑶浴风,那么瑶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什时期?瑶浴文化为何适合广泛的中国人的养生? 原来,“瑶族药浴”是瑶放人民在长期的游耕、狩猎生活中,发明创造,群体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它成为瑶民苦斗的盔甲,品德的浪花,智慧的光华。瑶民用它强身健体、对抗疲劳、抵御,抗防外界伤害。瑶语称之为“绕身哩”,是瑶民祖先独创,族内独有,相沿成习的传统洗药浴习俗。 在过去,游耕生活,居无定所,爬山涉水,…

  • 加榜梯田

    加榜梯田位于从江县西部月亮山腹地的加榜乡东北面,距县城80公里。加榜梯田主要分布在党扭、加车、加页三个村,梯田中散布着苗乡特色的吊脚楼,这里常年雨水充沛,每天清晨,薄雾从远方升腾而起,梯田笼罩在云雾之中,仿佛身处幻境。沿着山路行走,一边是层层叠叠的梯田,一边是翠绿的山峦,景区也设有不少观景台,有的可以俯瞰全景,十分壮观。 梯田的形状大多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像大波浪、有的则像月牙形状,十分奇特,并且不管是从线条来看,还是从整体形态来看,加榜梯田都是很美的。这里不仅规模宏大,梯田间的山村、小寨与其交相…

  • 增冲鼓楼

    增冲侗寨因它的鼓楼而扬名天下,成了侗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增冲鼓楼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距今有340余年的历史,占地面积为160多平方米,高25米,其中木构架高达17.65米,全木质结构塔状建筑,十三层重檐八角攒尖顶木结构,双楼冠,形如宝塔,双葫芦顶。而这座鼓楼不仅仅是一个村寨的标志性建筑,已经是国保了,早在1988年就被授予“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了受保护的公共场所。 鼓楼完全是木质结构,但没有一颗钉子,完全是使用榫卯技术,使木材咬合而成,通体是牢牢的。整个鼓楼不仅结实抗震、抗…

  • 高华、五里坡瑶族瑶浴

    高华、五里坡是瑶族聚居村寨,于清末由广西迁入。位于翠里瑶族壮族乡东部,距乡人民政府驻地13公里,距县城41公里。高华村地势陡峭,三面环山,房屋依山而建,远望像层层梯田。高华、五里坡村2013年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省文化厅命名“高华、五里坡瑶浴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瑶族先祖流传洗瑶浴活血祛瘀、祛风除湿、消除疲劳、强身健体之法,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高华人将瑶族瑶浴发扬光大,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在高华、五里坡拍摄的电视片《泡在木桶里的村庄》和《寻找海峡两岸文化…

  • 岜沙苗寨

    岜沙苗寨距从江县城7.5公里,至今还保留有浓郁的古代遗风和古老的生产方式。世居于此的苗家人一直保存着古老的生活习俗,发髻、火枪和古树是这里的”三大宝”。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悠久的历史沉淀,原始神秘的民俗,淳厚朴实的民风和绚丽的民间文化。 岜沙苗寨位于九万大山的支脉月亮山腹地,都柳江边,由五个自然村寨组成,共四百二十二户,被誉为“苗族文化的活化石”。岜沙无疑是个充满了原始的英武气息的寨子,即连女子也是一身劲装。岜沙女子上穿大襟衣,下穿百褶裙,扎绑腿,不求婀娜多姿,只求腿脚灵快。

  • 小黄侗寨

    侗族大歌之乡——小黄侗寨。小黄村距离从江县城20公里,这个侗寨有很多响亮的名号,比如“侗歌之乡”、“音乐天堂”、“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清泉闪光”。 小黄的“侗族大歌”是当今世界上十分罕见的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民间合唱音乐,与侗族鼓楼、侗乡花桥一起被称为侗族文化“三大宝”。而今,被誉为“天籁之音”、“擦过古梦边缘的旋律”的侗族大歌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美丽侗寨飘向世界。 在这里,处处有歌,事事有歌。小黄侗歌在侗乡中很有名,侗语称之为“嘎小黄”,即“小黄的歌”许多古老的习俗…

  • 牛、羊瘪

    牛、羊瘪是从江县内苗、侗等民族最爱吃的菜肴之一,是侗族筵席上必不可少的主菜。“瘪”是侗语译音,指牛、羊胃里尚未消化的新鲜野草树叶,它具有百味草药的功效,可以帮助消化,医治各种肠胃疾病,被誉为“百草药”。 牛、羊瘪的制作十分讲究,从江的牛、羊都是放养,吃的都是山上的青草和树叶。杀牛时取出牛胃中尚未消化的食物,挤出汁,这汁就是生瘪。然后用茶油把瘪充分煮沸制熟,这就是待用的熟瘪了。吃瘪选用的肉也有讲究,主要用牛脚肉、背脊肉,加上部分牛肝、百页肚,把选用的肉切细炒熟,倒入制好的熟瘪,加入盐、辣子、花椒、…

  • 腌鱼 腌肉

    在从江县,腌鱼、腌肉是当地人的传统美食。可以直接食用,不需要加工,生嚼的味道非常的不错,原汁原味的;除了可以直接食用以外,腌鱼腌肉还可以蒸、焖、烧、烤等,味道辣度适中,皮脆骨软、味香纯正,回味无穷。